《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施行,屠宰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升级
(新闻来源:新京报)
2024年1月1日起,《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屠宰领域首部质量管理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经历非洲猪瘟后,国内对生猪屠宰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策的推动叠加消费者对猪肉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助推生猪屠宰行业升级,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屠宰业首部质量管理规范施行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我国是猪肉生产消费大国,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推进生猪屠宰行业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是,屠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设施装备水平低、屠宰行为不规范、过程管控不严格等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给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生猪屠宰领域的首部质量管理规范,突出全过程管理,强化从生猪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明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功能布局、设施设备、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要求,促进解决生猪屠宰厂(场)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该《规范》更侧重质量安全,有助于进一步保障食品质量,减少屠宰环节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另外,近几年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形势越来越复杂,给屠宰业带来了一定影响,《规范》的施行能够更好地防止疫病传播。
已开办屠宰厂有24个月过渡期
为确保《规范》实施成效,《规范》对已开办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了24个月过渡期。2023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做好《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2024年1月1日前已依法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证书的生猪屠宰厂(场),均应于2025年12月31日前达到《规范》要求,至2026年1月1日仍未达到要求的,按照规定予以处罚。2024年1月1日起新建(含原址重建、迁址新建)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申请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应当满足《规范》对厂房、设施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投产后应当全面达到《规范》要求。
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建立屠宰质量管理专家库,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要建立部级屠宰质量管理专家库。对2024年1月1日起新建(含原址重建、迁址新建)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在其投产6个月内完成首次检查。实现检查结果与检疫出证系统相互关联,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
此外,对不符合《规范》且不愿意改造的,引导其退出屠宰行业。规范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管理,确需保留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省份,应在2025年年底前出台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管理办法,明确设立条件和质量管理要求。非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不得设立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养殖企业加码屠宰业布局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五年,我国生猪屠宰行业正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2019年,*一号文件提出要优化生猪产业和屠宰产能布局,主产区要形成与出栏量相匹配的屠宰能力。2020年*一号文件强调,要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2021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版实施,强化了质量管理要求,特别新增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生猪应遵守国家规定的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
2023年4月,《畜禽屠宰“严规范 促提升 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指出各地要科学制定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合理设定辖区屠宰行业发展目标,严格控制屠宰企业数量和产能,稳步提高屠宰产能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引导畜禽屠宰企业向养殖主产区转移,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推进畜禽屠宰产业转型升级。
王祖力告诉新京报记者,非洲猪瘟后,国家对屠宰环节的要求更高了,很多不符合规定的小型屠宰场点已在近几年被清理,为屠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策推动下,许多生猪养殖企业开始向下游延伸,加码屠宰布局,其中不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金新农等上市公司的身影。2023年6月,伴随东瑞肉食“生猪定点屠宰厂”揭牌,长期养猪的东瑞股份向屠宰业迈出第一步。2023年12月,牧原股份在投资者活动中表示,公司屠宰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2023年1月—11月屠宰生猪1170.9万头,预计全年屠宰1300万头左右。有生猪行业从业人员认为,牧原股份当前屠宰数据基本赶上国内屠宰头部企业双汇发展,如果屠宰产能利用率被调动起来,后续或还有赶超之势。
王祖力表示,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很大,以往多是外调到主销区屠宰为主,而“运猪”向“运肉”的*策转变不再鼓励外调,需要就地屠宰,这就要求主产区要有相应的屠宰产能配套。如果当地产区屠宰能力不够,企业可能就会选择自己延伸屠宰端建设。另一方面,企业向下游布局也有助于完善全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稳定在30%以上的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占比40.8%是近年来最高,但仍未超过一半。结合《畜禽屠宰“严规范 促提升 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等*策推动,到2025年全国畜禽屠宰布局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国内猪肉产业链将加快向“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方向发展,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规模屠宰企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智研咨询也在《2023-2029年中国生猪屠宰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提及,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市场份额将向龙头企业聚集,“总体来说,生猪屠宰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向着规模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